德
國學者研究方孝孺的重要著作被發現
來源:方孝孺網 作者:江湖一把刀 時間:2009年8月6日
近日,方孝孺網編委西湖聽濤在檢索海內外學者研究明初大儒方孝孺的學術著作時,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漢學研究所官方網站上發現了一部由德國學者在1983年發表的方孝孺研究重要著作。
據德國慕尼黑大學漢學研究所官方網站上的資料,這部方孝孺研究重要著作名叫《方孝孺 (1357–1402) : 儒家沖突》[Fang Xiao–Ru (1357–1402) : Ein Konfuzianer im Konflikt],是弗蘭茨·施泰納出版社(Franz Steiner Verlag)出版的《慕尼黑東亞研究》(Münchener Ostasiatische Studien,簡稱MOS)叢書第36本(德文,平裝,322頁),作者馮傅朗茲(Epping–von Franz,Marlies)。
西湖聽濤了解到,慕尼黑大學位于奧迪、寶馬、西門子總部所在地——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市,該校始建于1472年。在德國大學學術排名當中,慕尼黑大學排名第1位,是德國最高學府。另據了解,截至2007年,慕尼黑大學已有32人獲得諾貝爾獎。
在德國漢學研究機構中,慕尼黑大學漢學研究所是德國漢學研究的重鎮。1939年,慕尼黑大學設立第一個正式漢學教授職位。自那以后,先后有很多知名漢學家在慕尼黑大學執教過,例如埃尼希-海尼士(Erich Haenisch)、赫伯特-弗蘭克(Herbert Franke)、沃爾夫岡-鮑爾(Wolfgang Bauer)和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
據漢學研究學者介紹,慕尼黑大學馮傅朗茲的《方孝孺 (1357–1402) : 儒家沖突》用西方人的獨特視角解讀方孝孺,為國內專家學者全面研究方孝孺提供了新語境、新見解,是一部德國學者研究方孝孺的重要著作。
據方孝孺網數據,《方孝孺 (1357–1402) : 儒家沖突》是最近才由方孝孺網發現。截至2009年8月6日,方孝孺研究主要作品——《明初大儒方孝孺研究》(姬秀珠作品)、《方孝孺評傳》(趙映林作品)、《方孝孺之死的思想史解讀》(張樹旺作品)的參考文獻當中都還沒有提過這部用德文出版的著作。
方孝孺網已經在與慕尼黑大學漢學研究所進行聯系,希望能將《方孝孺 (1357–1402) : 儒家沖突》的核心論點等主要內容翻譯成中文,并提供給方孝孺網,以便讓更多的人分享德國學者研究方孝孺的學術成果。
參考資料:
。.慕尼黑大學漢學研究所官方網站
http://www.sinologie.uni-muenchen.de/
。.弗蘭茨·施泰納出版社官方網站
http://www.steiner-verlag.de/
。.《方孝孺 (1357–1402) : 儒家沖突》原始出處
http://www.sinologie.uni-muenchen.de/forschung/publikationen/mos/index.html